为什么一样的泥料做的壶,看起来一样摸起来不一样?
▲ 点击关注 查看更多紫砂知识
紫砂壶色彩丰富,有优质的颗粒组成,独特的肌理效果。很多时候,同种泥料所制砂壶,不仅看起来不一样,而且摸起来表面的肌理质感亦是不同,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会造成这样的差异呢?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
1.矿料纯度
矿料纯度,是指在练泥过程中对杂质剔除的程度,杂质越少的泥料制出的紫砂壶,表面越光洁利落。
紫砂矿料中掺杂着许多杂质,如黑云母、通常角闪石、磁铁矿、褐铁矿与菱铁矿等,在炼泥时需要对紫砂泥进行提纯,才能使紫砂壶做出来光润美丽。泥料提纯程度不同,直接影响泥料的品质,自然会使紫砂壶的外观与手感不同。
这也是优质紫砂泥料,千吨之中难求斤,百斤之中得十斤的原因。好的泥料真正是自然山川之精华,来之不易。
▲深井紫泥 大彬如意
2.泥料目数
泥料的目数,其实就是指的泥料的粗细,目数越小泥料越粗,目数越大泥料越细。
常用的泥料目数通常为40、60、80目等,目数越高的壶颗粒感越不明显,砂壶会更显细腻秀气;目数越低壶的颗粒感越强烈,砂壶会更显粗犷豪放。
在120目以上的颗粒粉尘里,紫砂微颗粒已经非常少,粉尘已占80%以上,粉尘是溶解性物质,无孔不入,烧成温度低,呈瓷性,容易炸裂,是紫砂的大敌。
此外,有时为了达到一些效果,而调入一定量更粗或抽取更细的泥料,如调砂、铺砂、抽砂的技艺。
3.泥料陈腐
紫砂泥料陈腐时间的长短,也是导致质感不同的原因之一。一般来说,泥料经过适当的陈腐,制成的砂壶表面质感比较温润,壶表光泽内敛、温而不燥、而且易于泡养。陈腐期长的壶,用起来变化快。
▲一厂老紫泥 仿古
▲一厂老紫泥 掇只
我国古代陶瓷制作中,认为储泥陈腐是一个部骤,陈腐时间大多在一年以上。根据实践经验,紫砂泥料至少需要经过三个月的陈腐期后,才能用于制坯。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越久越好,但在制壶前需重新回炼一下。
▲陈腐中的4号井底槽清(左)天青泥(右)
好的泥料尤其是矿底层料,如黄龙山4号井的优质泥料,不用陈腐时间很长,而不好的浅表矿,任你陈腐时间再长也没意义。
▲4号井底槽清原矿
4.明针工夫
“脱手则光能照面,出冶则资比凝铜。”这是古人形容明针的作用与工艺特性。
明针的主要功用,就是在茶壶生坯制作完成时,将生坯表面,作精加工的修坯(修整,刮平...)等动作。
▲光明针
明针是一把壶制作中很重要的环节,制壶者明针功夫的好坏,也直接影响了成品表面的质感,好的明针工艺壶表光滑温润,反之就粗糙,颗粒感明显等。在紫砂壶泡养过程中,直接影响壶体表面“包浆”膜的形成。
▲明针工艺上佳的石瓢生坯
一把真正好的壶,一定是明针功夫到位的壶,对许多壶艺人来说,壶的价值有时候往往就体现在明针功夫的多寡。 明针功夫是最考验工手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。
5.烧制温度
烧成良好的紫砂器胎质致密,色泽温润。窑烧欠火时,严重者吐黑;窑烧过火时,紫砂器外表有烧焦感,容易产生毛躁,还会起小小的爆裂痕迹,甚至产生变形、起泡等缺陷。
▲过火的情况
在正常的烧成气氛中,随着温度的变化,胎质呈色也会产生深浅不一的色调变化。温度对紫砂器色泽的影响,主要体现在紫砂坯件从开始烧结,到过烧软化温度范围内。
▲底槽清不同烧成温度对比图
▲底槽清 百泉壶
▲4号井底槽清高温烧制 如意仿古
正因为紫砂的工艺比较复杂,而且烧制过程中有不确定性,所以同种泥料所制砂壶看起来、摸起来会不一样!